01  

最近張靚穎疑似離婚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,我對這八卦沒有多少興趣,今天我很想和大家來聊聊張靚穎和馮軻之間的感情。

大家或許會覺得很奇怪,張靚穎一個冰雪聰明、年輕性感的女孩,尤其唱歌還那么好聽,怎么會喜歡一個五十多歲的“老男人”,而且是離過婚,有孩子。


論年齡,馮軻大張靚穎差不多兩輪,完全可以說是“父輩”了,論長相,張靚穎完全直線碾壓馮軻,論才華,張靚穎更是不輸馮軻。

而且,在這段感情里,我看到的是張靚穎比馮軻還主動,在長沙的演唱會上,張靚穎主動向馮軻求婚,她足足在演唱會的臺上等了1分多鐘,非常尷尬。

馮軻看起來像是不情愿地走到臺上,抱住張靚穎,然后敷衍似的說了幾句話圓場。

  02  

首先,作為一個男人,如果我喜歡一個女孩,而那個女孩在臺上說,“如果你愿意娶我的話,那你就上來”,我馬上會一路狂奔到臺上,我不會讓她等那么久。

而且在她說出這句話卻等不得回應的時候,是極其尷尬的,我愛她,我肯定舍不得讓她難堪。

再次,如果我愛一個女孩,我想的肯定是馬上擁有她,我會忍不住想要昭告天下,非常激動地想要向別人分享我的激動心情,可是呢,馮軻卻截然相反,他打完圓場,只想快點結束。

種種跡象表明,馮軻根本是不愛張靚穎,或者沒那么愛。

張靚穎和馮軻結婚的時候,張靚穎母親極力反對,這個事情當時鬧得那么僵,相信大家都知道,可是張靚穎卻寧愿冒著母子關系破裂的危險,毅然決然地要和馮軻在一起,而且連自己結婚的消息,都不通知母親。

你很難理解,張靚穎為什么會這樣?

這還得從她的童年經(jīng)歷,她的原生家庭說起,一個的原生家庭,和她以后的擇偶標準和感情經(jīng)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。

回顧張靚穎的童年,其實是極其辛酸的。

張靚穎的父親是成都一家運輸公司的司機,因為跑長途長期在外,和家人聚少離多。靚穎從小在外婆家長大,父親這個名詞在她心中一直是缺席的。

后來父母離婚,父親和別人再次組建家庭,除了每個月去領取100元的撫養(yǎng)費,父親好像變成了和他們無關的人了。這對渴望父愛的張靚穎來說,是極為難受的。

后來她的父親病倒了,住院后他的病情不斷惡化,不到一個月時間就離開了人世。

那是張靚穎第一次面對至親的離世,她曾那么渴望父親的溫暖,可還沒等到冰釋前嫌,父親就永遠地離開了,她心中對于父愛的渴望,也一直空缺著。

父親的離去,成了張靚穎心中的一道疤,在某一個觸景傷情的場景,依然會發(fā)作。

后來父親去世后不久,母親接著又下崗了,那一年張靚穎15歲,為了補貼家里,中學還沒有畢業(yè)的張靚穎就開始了酒吧駐唱生活。

19歲那年,在張靚穎最無助、最迷茫、最窮困潦倒的時候,她認識了馮軻,這個男人走入了她的生活。

他說要包裝她打造她,當時的張靚穎也不過是一個小女生,聽了后非常高興。

馮軻成熟穩(wěn)重,說話慢條斯理,帶給人安全感,而張靚穎是缺乏父愛的。

突然這么一個像父親一樣的人闖入她的世界,照顧她,關心她,教會她很多道理,彌補了童年一直缺席的“父愛”,張靚穎一下子就對他產(chǎn)生情愫。

可以說張靚穎都是通過馮軻去認知這個世界,是他在慢慢塑造張靚穎的價值觀。

張靚穎的母親說女兒一直被封閉在一個與外界不怎么接觸的圈子里,周圍除了馮軻,也就貼身工作人員,想法也十分簡單。如今老員工也都走了,她連個交心說話的伙伴都沒了。

當然,這段感情張靚穎的母親是極力反對的,可是這個時候張靚穎已經(jīng)沉浸在愛情的美好里面,她又怎么會聽母親的呢?

而且,張靚穎和母親的關系并不怎么好。

有一次母親節(jié),張靚穎給母親送了一套杯子,我隱隱約約覺得這個禮物有點過于簡單,可是她的母親高興壞了,馬上就發(fā)到微博上面了。


可是呢,何潔也收到了同樣的一套杯子,而且比張靚穎的母親還要早幾天。


這套杯子,其實是張靚穎公司活動的紀念品。

母親節(jié)給母親送公司的紀念品,可以看得出來,張靚穎和母親的關系并不是很好,她們相處的時候,爭吵很多。

她說:在我媽面前,她只要道理講不過我的時候,她就會說‘我是你媽’,我就說‘好,你贏了’。任何一句道理都大不過‘我生下了你’。所以既然講不了道理,我就覺得算了,我勉強不了。

而馮軻不同,他不控制她,他懂她。

  03  

張靚穎說:Michael(馮軻)很了解我,我是一個沒有自由會死的人,以前我不愛在家里呆,以后我更不愛在家里呆。

我覺得他最好的一點就是不阻止我的夢想,因為被人說教是一件很煩的事情,默默地陪著我,就很好。

所以,在她內(nèi)心的天平中,一直在向馮軻傾斜,這也解釋了張靚穎不惜母子決裂也要和馮軻結婚的原因。

張靚穎的母親在接受新浪娛樂記者采訪的時候,曾經(jīng)透露一個細節(jié),這是采訪的原話:

她(張母)還稱馮軻私生活也不檢點,為這個事情我也跟靚穎吵過。

新浪娛樂記者:你們都知道?

張母:對。而且還跟她宣傳說,男人在外面有些這樣很正常,我說這怎么很正常?”

新浪娛樂記者:這樣還能繼續(xù)交往嗎?

張母:哎呀她也沒辦法!我跟你說,他就是把她天天哄得緊了,他以前不是想跟靚穎結婚,他說我們是親人,是陪伴,我們是家人。我說你沒結婚,跟他在一起哪是家人啊?

他說結了婚還是會離婚的,這句話他是親口說的。

所以我能放心把靚穎交給他嗎?他說結婚離婚很正常啊。

看到這里你就會很詫異了,馮軻不想結婚,即使結婚后也想著離婚,而且私生活不檢點,為什么這樣了,張靚穎還要和他在一起?

我只能告訴你,千萬不要小看了一個缺乏父愛的女孩對“父親”的迷戀,這就像毒癮一般,無法戒除,而且在十幾年的朝夕相處中,張靚穎已經(jīng)對他形成了嚴重的依賴感。

父親是女兒接觸的第一個異性,如果女兒沒有從他身上得到足夠的愛,那么她會想盡辦法從外界獲取,她能夠看得上的男人,一般都是年歲比較大,成熟穩(wěn)重。

而這樣的男人一般都是已經(jīng)結婚,或者有過婚史,而且他們精于算計,那么她們的感情之路很可能不會順暢。

比如Amy Winehouse,她是第一個獲得五項格萊美獎的英國歌手,是連阿黛爾都尊敬的前輩。


可是她的父親是一個極度不負責任的人,需要父親的時候,他總是不在,導致她極度缺乏父愛,這讓她在音樂最巔峰的時候遇到渣男Blake 。

從小缺少父愛的Amy,把自己全部的愛給了這個男人,對他唯命是從。

Blake不僅讓Amy染上毒品,還外遇不斷,然而這一切,Amy都原諒了。

2011年7月23日,Amy死于倫敦的公寓中,才華橫溢的格萊美天后毀于一旦。

張靚穎、Amy其實都是同一類人,在感情中她們沒有自信,沒有安全感,總是把自己放到非常卑微的位置。

由于童年時期情感缺失,沒有得到過父愛,所以她們對愛情過度渴求和依賴,別人稍微對她好一點,她就對他百依百順。

即便她們要才華有才華,要長相有長相,但這是根植于內(nèi)心的意識,她們害怕失去,害怕再也得不到。

因為匱乏父愛20幾年,好不容易有人愿意愛自己,這對她們來說,已經(jīng)是上天的恩賜了,她們哪里會說不呢?

這就好比一個人餓了20多年,現(xiàn)在眼前好不容易有了一份食物,可能已經(jīng)餿了,但是她可以忍得住不吃嗎?

根據(jù)研究數(shù)據(jù)表明,從小缺少父愛的女孩,在青少年時期發(fā)生高風險性行為的概率,要遠遠高于父女關系良好的女孩。

所以啊,千萬不要忽略父親對女兒的影響,一個缺席的父親,一個不負責任的父親,將會決定女兒情感之路的顛簸。

原題:《張靚穎和馮軻離婚?她愛的其實是這個……》作者:桌子,新書《我們終將與美好的一切相遇》現(xiàn)已溫情上市!三觀比五官更正,思想比套路更深。